天赐6岁生日将至,黄维平依旧忙碌,孩子的一句话让人心头一紧
发布日期:2025-11-20 00:28 点击次数:108
天赐6岁生日将至,黄维平依旧忙碌,孩子的一句话让人心头一紧
黄维平和田新菊,这对年过七旬的夫妻,本可以在家安享晚年,却偏偏选择了继续折腾。小女儿天赐降生后,他们没像常人那样闲下来,而是愣是在老来拼出了一条不一样的人生路。
今年年初的时候,两口子又做了个大决定:一家三口背井离乡,从熟悉的山东枣庄搬到广西。这事刚传出来时,不少身边亲友都琢磨不透——家里的根、圈子的朋友、小孩的玩伴全都留在山东,说走就走图啥?有人说是为了工作,也有人觉得南宁养老环境好,再加上远离那些议论纷纷的声音,对他们来说可能也算一种清净吧。其实大家嘴上说着理解,其实心里还是有点拧巴,就像谁都会想念自己的老家似的。
可话虽这么说,人终究难舍故土。哪怕人在广西生活得挺自在,一看到视频里他们突然回到了山东,评论区立马炸开锅,“不是已经定居了吗?怎么又回来了?”原来这次回来,是因为小天赐一直在广西读书,有整整7个月没见着自家的老屋和亲戚们了。正赶上25号就是她六岁生日,再加上妈妈前阵子还待在山东没去南宁,所以干脆全家一起返乡团聚。
踏进久违的大门,小姑娘脸上的开心藏不住。在外面再适应,新鲜感再多,她最惦记的还是从小长大的地方。童年的安全感,大概就是这样被一点点填满。有意思的是,以往每逢这种时候,小孩子总缠着父母闹腾,可现在情况变了不少。今年74岁的黄维平比去年明显要忙多了,工作量直线上升,连带回到老家后,也很难抽出时间陪孩子出去转转。他只能早起挤出一个早餐工夫,多看两眼闺女。
以前只要爸爸一忙活不上心,小天赐肯定跟屁虫似地哭喊着非要黏着,现在倒学会体贴人。一周寄宿学校锻炼下来,她懂事得让人意外,每当晚上瞅见爸爸还埋头处理事情,还知道给他披件外套。这么小的小孩能想到这些,让很多网友看完都有点酸楚:别人家的娃都是撒娇卖萌,这丫头却提前尝尽分离滋味。
还有印象的是去年过生日那场景,全家围坐一桌热热闹闹地许愿。当时她希望爸妈健康,那句“希望爸爸妈妈健健康康”的祝福听起来特别扎心。不怕娃出生晚,就怕自己撑不了多久不能陪她长大,这种担忧恐怕只有同龄老人才能真正明白其中苦涩。而现在六岁这一天快到了,又冒出来一句更叫大人生疼的话——问她想不想早点回幼儿园找伙伴玩耍,她怯生生地答:“我想,但我更想跟爸爸妈妈呆一起。”
听起来简单,但换成任何一个家庭,都忍不住叹气。这么大的孩子,被送去寄宿五天,只剩下短暂几小时能腻歪父母身边,说到底,她骨子里缺失不了那份陪伴和依赖。如果不是迫不得已,有几个爸妈愿意把自己唯一的小宝贝托付给老师照料?
实际情况也真够无奈,今年黄维平手上的活计比过去重多了,每天下来精力所剩无几。他即便再努力安排,总归无法做到时时刻刻守着女儿左右。有些情形下,大人的选择其实也是逼出来的,为的是保障这个家的未来。但等到夜深静悄悄,看见床角那个乖巧安静的小身影,很难不会泛起愧疚与自责吧。
对于田新菊来说,同样不好受。本想着随丈夫奔赴异乡换个舒坦日子,到头来反而割舍不断对故土亲情牵挂。一边盼望新生活顺利展开,一边又为隔代成长添堵,无数普通家庭面对类似抉择时,其实都逃不开这一环节。尤其碰上下雨刮风、天气忽冷忽热,更容易触动思乡之情。从某种意义讲,他们一家漂泊与坚持之间摇摆,就是很多中国式家庭现实写照——既有理智权衡,又免不了柔软牵绊。
网友讨论最多的话题始终绕不过“年龄差”“责任”这些词汇。“你们这是拿什么给娃撑腰啊?”、“还能坚持几年呢?”诸如此类的问题层出不穷,但没人能替他们解答。毕竟别人的人生各有各的不易,把所有压力摁死在道德尺码底下,其实未必公平。不过也确实羡慕这样的勇气,为爱冲锋陷阵,即使步履蹒跚仍然咬牙向前,这是旁观者很难体验得到的一份倔强劲头。
当然,并不是所有故事结尾都是圆满喜剧,在异国他乡遇见困难、承受孤独的时候,那些曾经犹豫徘徊过的瞬间,会不会偶尔浮现脑海?答案恐怕只有当事人才知道。不过至少目前来看,无论在哪座城市落脚,对这个特殊的小家庭而言,只要彼此相守,再艰难都熬得过去。这一点,在最近的视频画面里展现得淋漓尽致:爷俩清晨并肩吃饭,女孩笑容灿烂;傍晚灯光昏暗中,小手轻轻搭上一件衣服……不用太多言语表达,该懂的人自然明白其中温度和分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