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水师傅为救卡电梯小孩碰碎高端首饰,被要求赔12万,孩子母亲:我赔!再给你600万
发布日期:2025-10-10 00:34 点击次数:68
声明:本文根据真实社会事件改编,部分情节和对话进行艺术化处理,人物采用化名保护隐私。
"12万,一分不能少!"陈总把鉴定书拍在桌上。
"我是救人!电梯卡着孩子,我能见死不救?"王建国声音发颤。
"救人是你的事,碰碎我的翡翠手链也是事实。"
"我一个送水的,月薪才3800..."
"那不是我的问题。你可以不救,可以等物业来。"
"等物业来,孩子就没命了!"王建国眼睛通红。
门外,突然响起高跟鞋敲击地面的声音。
所有人的话音戛然而止。
陈总手里的笔悬在半空,物业主任转头看向门口,王建国的拳头慢慢松开。
01
2024年9月的一个上午,阳光透过金地华府小区的玻璃顶棚,在大理石地面上投下斑驳的光影。
王建国推着送水车走进大堂。
45岁的他皮肤黝黑,身材精瘦,穿着褪了色的蓝色工作服。
这个小区他送了七年水,对每一栋楼、每一部电梯都熟悉得闭着眼睛都能找到。
电梯门口突然传来撕心裂肺的哭喊。
"救命啊!有人吗!"
"孩子卡住了!"
王建国丢下送水车就冲了过去。
3号电梯的门缝里,一个七岁左右的男孩被死死卡住,只露出半个身子。
孩子的脸涨得通红,小手在空中乱抓,嘴巴张得大大的,却发不出声音。
电梯在发出刺耳的嗡鸣声,门缝正在一点点收紧。
"快报警!叫救护车!"一个女业主尖叫着。
"物业呢?物业在哪里?"
"来不及了!孩子不行了!"
围了十几个人,没有一个敢动手。电梯故障时强行撬门,可能会让电梯突然启动或下坠,后果不堪设想。
孩子的嘴唇开始发紫。
王建国看了一眼,脑子里闪过无数个念头,最后只剩下一个——救人。
"让开!"他吼了一声,推开人群。
送水车被他拖了过来,用车把卡进电梯门缝,当作杠杆。他咬着牙,用尽全身力气往下压。
青筋在额头上暴起,汗水顺着脸颊滴落。
门缝松动了一点。
再用力!
王建国的手臂因为用力过猛,整个人往旁边一晃。
咔嚓——
清脆的碎裂声响起。
他的胳膊撞在了旁边珠宝店的展示柜上,柜子里一串翡翠手链应声坠地,摔成了好几截。碎片在大理石地面上四散开来,在阳光下反射出刺眼的绿光。
但电梯门也在这一刻被撬开了。
孩子被人抱了出来,大口大口地喘气,脸色慢慢恢复了血色。
"得救了!"
"太好了!"
围观的业主们松了口气,有人鼓起掌来。
王建国靠在墙边,双手还在发抖。
救人的时候他什么都没想,现在反应过来,后背全是冷汗。差一点,就差一点孩子就没命了。
"我的手链!"一声尖锐的喊声划破了庆幸的氛围。
珠宝店老板陈总冲了出来。
他四十岁出头,穿着笔挺的西装,头发梳得一丝不苟。此刻他的脸色铁青,盯着地上的碎片,整个人都在发抖。
"我的帝王绿!"他蹲下去,颤抖着手想捡起那些碎片,"完了...完了..."
王建国愣了一下,赶紧走过去:"陈老板,对不起,我是救孩子,不小心碰到的..."
"你知道这串手链值多少钱吗?"陈总猛地抬起头,眼睛通红,"12万!整整12万!"
周围瞬间安静下来。
12万?
王建国的脑子嗡的一声。
"陈老板,我真不是故意的,当时孩子命悬一线..."
"我不管!"陈总站起来,"手链是你碰碎的,你得赔!"
"可是我是救人啊..."
"救人和赔偿是两回事!"
人群里开始有窃窃私语。
"师傅是救人,怎么能让他赔呢?"
"可人家东西确实碎了..."
"12万也太贵了吧,一串手链?"
"你懂什么,那是帝王绿翡翠,老贵了。"
孩子被一个穿着朴素的保姆抱在怀里,哭得声音都哑了。保姆看起来四十多岁,脸上全是皱纹,一句话不说,只是抱紧孩子。
"孩子家长呢?"物业主任赶到了,气喘吁吁,"家长在哪里?"
保姆摇摇头:"我...我只是负责接孩子的,夫人在外地出差..."
"那赶紧联系啊!这位师傅是救了孩子,怎么能让他承担损失?"
"我...我打不通电话..."保姆声音很小。
"打不通?"物业主任皱起眉头,"那你留个联系方式,等家长回来了让他们来物业办公室一趟。"
保姆点点头,抱着孩子就要走。
"等等,"陈总叫住了她,"你们就这么走了?我这手链怎么办?"
"我...我不知道..."保姆低着头,"我就是个保姆..."
"行了,"物业主任打圆场,"先让孩子去医院检查一下,有什么事我们慢慢谈。"
保姆抱着孩子匆匆离开了。
陈总看着她的背影,又看看地上的碎片,脸色阴沉得可怕。
王建国站在原地,大脑一片空白。
12万。
他一个月工资3800块,不吃不喝要干三年。
"王师傅,"物业主任拍了拍他的肩膀,"你别担心,这事我们会处理的。你先去送水吧。"
王建国木然地点点头,推着送水车离开了。
身后,陈总蹲在地上,一片片捡着那些碎片,像是在捡自己的心肝。
02
下午三点,王建国的手机响了。
"王师傅,麻烦你来一趟物业办公室。"
他心里一沉。
办公室里,陈总已经坐在那里了,旁边还有个穿着黑色西装的男人,看起来像律师。桌上摆着一份鉴定证书,红色的公章格外刺眼。
物业主任示意王建国坐下。
"陈老板特地找了专业机构鉴定,"物业主任的声音有些无奈,"这串手链确实是帝王绿翡翠A货,市场价值..."
"12万,"陈总接过话,把鉴定证书推到王建国面前,"白纸黑字,清清楚楚。"
王建国接过证书,手指都在抖。
那些专业术语他看不懂,但12万这个数字,刺眼得让他睁不开眼。
"陈老板,"他的声音干涩,"我真的不是故意的,当时情况紧急,孩子快不行了..."
"我理解,"陈总靠在椅背上,"但手链确实碎了。这不是几百几千的东西,是12万。"
"可我是救人..."
"救人是道德问题,"旁边的律师开口了,声音冰冷,"损坏财物是法律问题。根据民法典,紧急避险造成损失,行为人仍需承担相应的民事责任。"
"我知道你不容易,"陈总说,"但我也不容易。这串手链是店里最贵的货,我进货花了10万多,本来打算赚点钱还贷款的。现在碎了,我的损失谁来承担?"
王建国张了张嘴,却说不出话来。
"那孩子的家长呢?"物业主任问,"他们应该承担一部分责任吧?毕竟王师傅是救他们的孩子。"
"我们联系不上,"物业主任助理说,"那个保姆留的电话打不通,登记的地址也是假的。我们调了监控,那个保姆和孩子在事发当天上午9点进的小区,之前从来没见过。"
"什么意思?"陈总皱眉。
"意思就是,"物业主任叹了口气,"我们不知道孩子是谁家的。小区一千多户,没有任何一户的信息和那个孩子对得上。"
办公室里安静了几秒。
"那就更简单了,"律师说,"既然找不到孩子家长,那这笔账就只能算在王先生头上。监控视频清清楚楚,是他的手臂撞碎的手链。"
王建国的后背贴在椅子上,整个人像被抽空了力气。
"陈老板,"他的声音近乎哀求,"能不能...能不能宽限一下?我真的拿不出这么多钱。"
"你觉得我想这样吗?"陈总也有些激动,"我店里还有七八个员工要发工资,还有房租要交。这串手链要是卖出去,我能赚两万块,够我一个月的开销。现在碎了,你让我怎么办?"
"那我可以分期..."
"分期?"陈总苦笑,"你打算分多久?三年?五年?十年?我等不起。"
"我可以签欠条,有多少还多少..."
"王师傅,"律师打断他,"我们今天来就是想好好谈,给你半个月时间筹钱。如果半个月后你拿不出这笔钱,我们只能走法律程序了。"
半个月。
12万。
王建国闭上眼睛,眼前一片漆黑。
"那孩子的家长真的找不到吗?"他问,声音里带着最后一丝希望。
"我们会继续找,"物业主任说,"但目前没有任何线索。那个保姆和孩子就像凭空出现又凭空消失了一样。"
王建国走出物业办公室的时候,天已经快黑了。
他站在小区门口,看着来来往往的车辆和行人,突然觉得这个世界很陌生。
他救了人。
却要赔12万。
手机响了,是妻子打来的。
"老王,今天的透析费还差500块..."
他看着手机屏幕,喉咙里像堵了一团棉花。
"我...我想办法。"
挂了电话,他靠在墙上,点燃一根烟。
烟头在黑暗中忽明忽灭,像他此刻的人生。
03
第二天一早,金地华府的业主群就炸开了锅。
"听说了吗?昨天那个送水师傅要赔12万!"
"真的假的?他是救人啊!"
"千真万确,我邻居在物业上班,亲耳听到的。"
"这也太过分了吧,救人还要赔钱?"
"那手链确实值12万,帝王绿翡翠,我见过那串,成色特别好。"
"可人家是救人,又不是故意的..."
"法律是法律,情理是情理。"
有人把当时的视频发到了短视频平台上。
视频里,王建国用送水车撬电梯门的画面清清楚楚,手链碎裂的那一刻也被拍得一清二楚。
配文是:#送水工救人反被索赔12万#,#好人难做#。
视频发出三个小时,播放量就突破了100万。
评论区彻底吵翻了。
"这个社会还有没有公道?救人还要赔钱?"
"心疼这位师傅,他只是想救人..."
"珠宝店老板太黑心了!"
"理性点,人家东西确实碎了,凭什么不赔?"
"那也不能全让师傅承担啊,孩子家长呢?"
"就是,那孩子的父母太不是东西了,儿子被救了,连面都不露?"
到了下午,本地电视台的记者找到了王建国。
他正在小区里送水,看到记者的摄像机,下意识地往后退。
"王师傅,我们想采访一下您..."
"我...我没什么好说的。"
"您后悔救那个孩子吗?"
王建国愣了一下,摇摇头:"不后悔。"
"那您觉得这12万该您赔吗?"
他沉默了很久:"我...我不知道。"
"如果让您重新选择,您还会救吗?"
王建国抬起头,眼睛里有泪光:"会。孩子是无辜的。"
这段采访当晚就上了本地新闻。
第二天,话题冲上了同城热搜。
王建国的手机被打爆了。
有记者的,有律师的,有网友的,还有莫名其妙骂他傻的。
"你就是活该!谁让你多管闲事!"
"等着赔钱吧,哈哈哈!"
但更多的是安慰和支持。
"师傅,您是好人,会有好报的。"
"我捐100块,虽然不多,但这是我的心意。"
"有人发起众筹了,我已经捐了500。"
送水站的工友们凑了两万块。
公司领导来看他,拍着他的肩膀说:"小王,你做得对。公司决定,为你发起内部募捐。"
工会也来人了,说要帮他申请困难补助。
但所有人都在说同一句话:从法律上讲,你确实要赔。
网上的众筹三天筹了三万多。
加上工友凑的两万,公司垫付的一万,一共六万出头。
离12万还差一半。
王建国把这些钱存到卡里,每天看着那个数字发呆。
六万块,已经是他这辈子见过最多的钱了。
但还不够。
珠宝店那边的生意一落千丈。
有人在门口泼了红油漆,写着"黑心老板"。
有人在网上发起抵制,呼吁大家不要去他店里买东西。
陈总的个人信息被人肉出来,电话被打到爆。
"你还是不是人?"
"就知道钱钱钱!"
"天打雷劈的黑心商人!"
陈总也接受了采访。
他坐在空荡荡的店里,脸色憔悴。
"我理解大家的愤怒,"他说,"但我也是受害者。我不是不讲情面,是真的承担不起这个损失。"
记者问:"那您就一定要让王师傅赔吗?"
"我..."陈总顿了顿,"我也不想这样。但我开店也要生活,员工要发工资,房租要交。这串手链是我压箱底的货,碎了我真的损失惨重。"
"网友说您是黑心商人,您怎么看?"
陈总苦笑:"我要是黑心,当初就不会只做珠宝生意了。这行利润薄,竞争大,我熬了十几年才有今天。"
采访播出后,舆论稍微平息了一些。
有人开始理解陈总的处境。
"他也不容易..."
"做生意就是这样,一步错满盘输。"
"这件事没有赢家,都是受害者。"
但更多人还是同情王建国。
律师团队也注意到了这个案子。
几个律师主动联系王建国,表示愿意提供免费法律援助。
他们研究了一遍所有的法律条款,最后的结论是:
紧急避险造成的损失,行为人依然要承担民事责任。
除非能证明手链价值有假,或者找到孩子的家长分担责任。
但鉴定证书是权威机构出具的,造假的可能性很小。
而孩子的家长,至今无影无踪。
04
物业把小区的所有监控都翻了一遍。
那个保姆和孩子确实在9月15日上午9点从南门进入小区,在11点左右从北门离开。
之前从来没有出现过,之后也再没出现。
门卫说,当时门口人多,他没有仔细查看。
保姆留的电话是空号,地址也是编的。
这个孩子和保姆,就像一个谜。
"会不会是有人故意设局?"有业主这么猜测。
"设什么局?谁会用自己的孩子设局?"
"那为什么找不到人?"
"可能人家就是住在别的小区,正好路过咱们这边,孩子贪玩跑进电梯的。"
"那也太巧了..."
猜测归猜测,事实是找不到孩子的家长。
王建国每天照常送水,但整个人瘦了一大圈。
妻子看着他憔悴的样子,红着眼睛说:"要不...咱们把房子卖了?"
那是一套60平米的老房子,位置偏,房龄长,估计也就能卖个二十来万。
卖了房子,一家三口住哪儿?
"不卖,"王建国摇头,"这是咱们的家。"
"那怎么办?还差六万呢..."
"我...我再想想办法。"
女儿从学校打来电话。
"爸,我看到新闻了。"
"丫头,别担心,爸爸能处理。"
"我可以退学打工,赚钱帮您还债。"
"胡说!"王建国难得发了火,"你给我好好读书!这事你不要管!"
挂了电话,他靠在墙上,狠狠抽着烟。
女儿才上大二,还有三年毕业。
三年。
他能撑过这三年吗?
老同事来看他,塞给他5000块。
"老王,这是我的一点心意,不多,你拿着。"
"老张,这..."
"别说了,当年我儿子生病,还是你借钱给我的。"
王建国握着那5000块,眼眶发热。
但5000块,对于12万来说,只是杯水车薪。
第四天,律师函送到了。
陈总的律师正式发出通知,要求15天内支付12万元赔偿金,否则将向法院提起诉讼。
一旦打官司,还要承担诉讼费、律师费。
12万会变成更多。
送水公司的老板找到王建国。
"小王,公司研究了一下,愿意帮你垫付这12万。"
王建国眼睛一亮:"真的?"
"但有个条件,"老板说,"你得签20年的劳动合同,工资从3800降到3000,每个月扣800块还垫付款。"
20年。
800块一个月。
那要还到65岁。
"你好好考虑,"老板拍拍他的肩膀,"这是公司能给的最大帮助了。"
王建国拿着那份合同,一个字也看不进去。
签还是不签?
签了,20年就被绑死了,还要每月少拿800块。
不签,15天后就要上法庭,结果更糟。
他整夜整夜地失眠。
妻子每天要透析,女儿要生活费,还有那些外债...
12万,就像一座大山,压得他喘不过气来。
第四天下午,物业主任又打来电话。
"王师傅,明天下午两点来一趟办公室,最后协调一次。"
"又要协调什么?"
"陈老板要求给个明确答复,要么赔钱,要么上法庭。"
王建国握着电话,手心全是汗。
他想了整整一夜。
第二天,他从床底下翻出一个铁盒子,里面是这些天募捐来的钱。
六万块。
六万块现金装在信封里,鼓鼓囊囊的。
这是无数人的善意。
但还不够。
下午两点,他准时出现在物业办公室。
陈总已经在了,还是那个律师。
这次多了几个热心业主,还有居委会主任。
所有人都看着他。
王建国把那个信封放在桌上。
"陈老板,"他的声音嘶哑,"这是6万块,是我能凑到的全部了。"
他深吸一口气,手指紧紧攥着桌沿,指节都发白了。
"剩下的6万,我签公司的合同,20年慢慢还..."
他的声音越来越小,最后几乎听不见。
办公室里安静得落针可闻。
陈总看着那个信封,喉咙动了动,最终什么也没说。
物业主任叹了口气。
居委会主任想说什么,又咽了回去。
王建国垂着头,等待最后的宣判。
20年。
他已经45岁了,这意味着要干到65岁才能还完。
门外突然响起高跟鞋敲击地面的声音,由远及近,清晰而急促。
所有人都转过头去。
门被推开了。
一个穿着黑色风衣的女人走进来,她三十多岁,气质出众,身后跟着一个助理。
"对不起,我来晚了。"她的声音有些颤抖,"我是被救孩子的母亲,林晓雨。"
物业主任愣了一下:"您终于来了,我们找了您好几天..."
"12万的赔偿,"林晓雨径直走到陈总面前,"我来赔。"
陈总松了口气,点点头:"那就好,我们签个协议..."
"等一下,"林晓雨转过身,看向王建国,眼眶已经红了,"除了这12万,我还要给这位师傅600万。"
话音落下的瞬间,整个办公室像被按下了静音键。
王建国愣在那里,嘴巴微张,眼神涣散。他下意识地揉了揉耳朵,又揉了揉,仿佛耳朵里塞满了棉花。
"6...600万??"他的声音发颤,每个字都在打抖,"您...您是在开玩笑吗?"
林晓雨的助理打开公文包,一沓沓文件整齐地摆在桌上,每一页都印着鲜红的公章。
王建国看看林晓雨,又看看桌上散落的钞票,整个人像被钉在了椅子上,一动也不敢动...
05
林晓雨站在办公室中央,眼泪顺着脸颊滑落。
"王师傅,"她的声音在颤抖,"您还记得...七年前的那个雨夜吗?"
王建国茫然地看着她:"雨夜?"
"2017年9月16日,"林晓雨深吸一口气,"那天下着暴雨。"
办公室里所有人都屏住了呼吸。
"我刚生完孩子,产后大出血,"林晓雨的眼泪越流越多,"我丈夫开车送我去医院,半路上车抛锚了。"
王建国的身体微微一震。
"荒郊野外,手机没信号,"她说,"我快要失血过多了,孩子也在哭。我们绝望到...以为自己要死了。"
她转过身,直直地看着王建国。
"就在那个时候,一辆送水车停在了我们面前。"
王建国的瞳孔猛地放大。
"车上下来一个师傅,二话不说,让我们上车。"林晓雨哽咽了,"他用送水车载着我,一路狂奔。闯红灯,超速,不停地按喇叭..."
办公室里鸦雀无声。
"他把车开到了医院,我和孩子得救了。"林晓雨擦着眼泪,"医生说,再晚五分钟,我们母子都没救了。"
"可是等我醒来,那位师傅已经走了。"
她看向王建国:"我只记得一个背影。这七年,我一直在找那个背影。"
王建国的手开始剧烈地颤抖。
那个雨夜...那辆抛锚的车...那个失血的产妇...
记忆如潮水般涌来。
"是..."他的声音沙哑,"是您?"
林晓雨点点头,泪如雨下。
"前几天,这段救人的视频在网上传播,"她说,"我丈夫看到了。他说,这个背影,这个动作,和七年前那个雨夜一模一样。"
她从包里拿出一叠资料。
"我们立刻调查,发现您七年前就在这个片区送水。"
"我们查到了您当年闯红灯的罚款记录,时间是2017年9月16日晚上11点42分,地点是通往市人民医院的路上。"
"车辆型号,驾驶人信息,全部吻合。"
林晓雨走到王建国面前,郑重地鞠了一躬。
"王师傅,七年前,您救了我和我儿子的命。"
"七年后,您又救了我儿子一次。"
"这是命运的安排,更是您善良本性的体现。"
王建国的眼眶红了。
他想起了那个雨夜。
当时他夜班送完最后一单,正准备回家。
路过那个路口,看到一辆车停在路边,引擎盖冒着烟。
车窗里传来女人的呼救声和婴儿的哭声。
他没有犹豫,停下车,让他们上来。
一路上他把油门踩到底,根本顾不上红绿灯。
那天的罚款单,他交了一个月的分期。
但他从来没对任何人提起过这件事。
只是举手之劳,没必要说。
"我..."王建国的声音哽咽,"我只是正好路过..."
"不,"林晓雨摇头,"您改变了我们母子的命运。"
"这七年,我无数次想,如果找到那位恩人,我要怎么感谢他。"
"现在我找到了。"
她示意助理打开文件。
"这是一份基金设立协议,"林晓雨说,"我决定设立一个'善行基金',首期资金600万。"
"这个基金专门用来帮助因救人而陷入困境的好人。"
"而您,"她看着王建国,"将成为这个基金的第一位受助人,也是形象大使。"
"每年,基金会给您20万的大使薪酬,负责基金的宣传和运营。"
"剩余的资金,用来帮助更多像您一样的好人。"
王建国愣住了。
600万。
20万一年。
这些数字对他来说太遥远了。
"我不能要这个钱,"他摇头,"我只是做了该做的事..."
"这不是施舍,"林晓雨说,"是传递。"
"您的善意救了我们两次,现在让这份善意传递下去,帮助更多的人。"
"这不正是您想要的吗?"
王建国看着那些文件,手足无措。
陈总突然站了起来。
"林女士,王师傅,"他深深地鞠了一躬,"对不起。"
"这几天我想了很多,"陈总的眼眶也红了,"我太执着于钱了。"
"王师傅是好人,他救了孩子,我不该逼他赔钱。"
他拿出鉴定证书,当着所有人的面撕碎了。
"12万我不要了。"
"其实..."他苦笑,"那串手链是B货,只值三四千块。"
办公室里传来倒吸冷气的声音。
"我生意不好,想讹点钱,"陈总低着头,"但这几天我被网暴,被人骂,我才明白,有些东西比钱更重要。"
"王师傅,对不起。"
他再次鞠躬,这次腰弯得很深。
王建国愣了几秒,走过去扶起他。
"别这样,"他说,"您也不容易。"
林晓雨看着这一幕,微微笑了。
"陈老板,"她说,"如果您愿意,也可以加入这个基金。"
"让我们一起,帮助更多的好人。"
陈总愣了一下,用力点头。
"我愿意!"
物业主任擦着眼角:"这...这真是..."
居委会主任也红了眼眶:"太好了,太好了。"
几个业主开始鼓掌。
掌声在办公室里回荡。
王建国站在那里,看着手里的协议,眼泪终于流了下来。
这些天的压力,绝望,无助,在这一刻全部释放。
他以为自己要被压垮了。
没想到,命运给了他这样一个转折。
06
一周后,"善行基金"正式成立。
成立仪式在金地华府小区的会所举行。
本地电视台、报纸、网络媒体全都来了。
王建国穿着一套新西装,站在台上,不知道该把手放哪里。
林晓雨站在他旁边,向媒体介绍基金的运作模式。
"基金将用于帮助因紧急救助而陷入困境的个人,"她说,"提供经济补偿、法律援助、心理疏导等全方位支持。"
"我们希望通过这个基金,让好人不再寒心。"
记者们纷纷提问。
"林女士,为什么会想到设立这个基金?"
"因为七年前,有人救了我和我儿子,"林晓雨说,"我想让这份善意延续下去。"
"王师傅,您现在是什么感觉?"
王建国挠挠头:"不太习惯穿西装。"
全场笑了。
"说真的,"他认真起来,"我觉得自己很幸运。但我更希望,所有救人的好人都不要遇到我这样的困境。"
"如果这个基金能帮到别人,那我这次经历就值了。"
掌声响起。
陈总也来了。
他当众宣布,将每月营业额的5%捐给基金。
"我做错了事,现在想弥补,"他说,"希望大家给我一个机会。"
人群中有人喊:"陈老板,我们支持你!"
"重新做人!"
陈总眼眶红了,深深鞠躬。
仪式结束后,记者们围着王建国采访。
"王师傅,您现在有什么打算?"
"继续送水,"他说,"这是我的工作,我喜欢。"
"那基金大使的工作呢?"
"周末去做,"王建国笑了,"林女士给我排了课程,要学很多东西。"
"听说您妻子的医疗费有着落了?"
"对,"他点头,"基金给了30万的特别救助金,够我老婆治病了。"
"女儿的学费呢?"
"林女士的公司设了奖学金,丫头可以安心读书了。"
"那您现在最想做什么?"
王建国想了想:"好好干活,对得起大家的信任。"
采访视频发出后,再次冲上热搜。
网友们纷纷留言。
"好人终有好报!"
"这个结局太温暖了!"
"希望有更多这样的基金!"
"王师傅,您是我们的榜样!"
送水站的工友们也来祝贺。
"老王,你现在可是名人了!"
"哈哈,还是咱们送水行业的骄傲!"
"请客请客!"
王建国笑着说:"请什么客,我还是打工的。"
"那可不一样了,你现在是基金大使!"
"基金大使也是打工的,"王建国说,"都是为人民服务。"
大家都笑了。
一个月后,王建国收到了第一笔薪酬。
20万,打到他的卡里。
他看着那串数字,半天回不过神来。
妻子在旁边说:"老王,咱们是不是在做梦?"
"应该不是,"王建国掐了自己一下,"疼。"
"那咱们..."
"给丫头打钱,"他说,"让她买点好吃的。"
"其余的存起来,慢慢用。"
妻子点头,眼里含着泪。
"老王,"她说,"你这辈子最大的财富,不是钱,是善良。"
王建国笑了。
"善良值几个钱?"
"值600万,"妻子说,"值一辈子的心安。"
07
半年后的一个早晨。
王建国像往常一样,推着送水车进入金地华府小区。
春天来了,小区花园里的樱花开得正盛。
他停下来,看了一会儿花。
45岁了,头发开始有些花白,但精神比半年前好多了。
"王叔叔!"
一个清脆的声音响起。
林晓雨的儿子从花园里跑出来,小手抓住送水车的把手。
"今天不上学吗?"
"周末呀,"孩子笑嘻嘻,"我来帮您送水!"
"那要小心点。"
"嗯!"
两个人一起推着送水车,在小区里慢慢走。
"王叔叔,"孩子仰头看着他,"我妈妈说,您救过我两次。"
"嗯,"王建国笑了,"你这小子命大。"
"我长大了也要像您一样!"
"好,那你要好好读书。"
"知道了!"
走到一栋楼下,孩子松开手。
"王叔叔,我要回去了,妈妈在等我。"
"去吧。"
孩子跑了几步,又回过头来。
"王叔叔,谢谢您!"
王建国挥挥手:"快走吧。"
看着孩子的背影消失,他继续推着送水车往前走。
阳光洒在他身上,影子拉得很长。
小区里有人认出他,主动打招呼。
"王师傅,早啊!"
"早。"
"今天天气真好!"
"是啊。"
他就这样,推着车,在小区里走着。
和半年前一样,又不一样。
手机响了,是基金办公室打来的。
"王大使,下周三有个讲座,需要您去分享经历。"
"好的,我知道了。"
"对了,上个月我们帮助了三个类似的案例,都处理得很好。"
"那就好。"
挂了电话,他继续送水。
中午休息的时候,他坐在小区的长椅上,吃着妻子准备的盒饭。
陈总从珠宝店里出来,看到他,走了过来。
"王师傅,"他递过去一瓶水,"送您的。"
"谢谢。"
"店里生意好多了,"陈总坐在旁边,"多亏了基金带来的口碑。"
"那就好。"
"我上个月捐了五万,"陈总说,"虽然不多,但这是我的心意。"
"您做得很好。"
两个人坐在长椅上,看着来来往往的行人。
"王师傅,"陈总突然说,"谢谢您。"
"谢我什么?"
"谢谢您没有记恨我,"陈总苦笑,"当时我确实太过分了。"
"过去的事就过去了,"王建国说,"人谁还没个难处?"
"您真是个好人。"
"好人不好人的,"王建国摆摆手,"活得心安就行。"
陈总点点头,不再说话。
两个人就这样坐着,晒着太阳。
下午,王建国继续送水。
到了五点,他收工了。
推着空车往回走,路过小区花园。
林晓雨正陪着儿子在那里玩。
看到他,她走了过来。
"王师傅,"她说,"下个月基金要做年度总结,需要您参加。"
"好的,您定时间,我配合。"
"还有,"林晓雨有些犹豫,"我想请您做基金的终身顾问,每年的薪酬会增加到30万。"
"不用,"王建国摇头,"20万已经很多了。"
"可是..."
"林女士,"他打断她,"我知道您的好意。但我是个送水的,拿太多钱,心里不踏实。"
"20万够我家用了,多的就帮助别人吧。"
林晓雨看着他,眼眶有些湿润。
"王师傅,"她说,"认识您,是我这辈子最大的幸运。"
"别这么说,"王建国不好意思地笑了,"我就是个普通人。"
"正因为是普通人,才更了不起。"
王建国推着车要走,林晓雨叫住他。
"王师傅,那个雨夜,您为什么不留下联系方式?"
他想了想:"举手之劳,不值得记挂。"
"可是您救了我们的命。"
"命都是自己的,"王建国说,"我只是正好路过。"
"如果不是您,我和儿子可能..."
"别想那些了,"他打断她,"一切都过去了,现在不是挺好的吗?"
林晓雨点点头,眼泪还是掉了下来。
"谢谢您,王师傅。"
"不用谢,"王建国笑了,"要谢就谢自己,是你们自己命大。"
他推着车走了。
背影在夕阳下拉得很长,朴实而温暖。
林晓雨看着那个背影,就像七年前的雨夜。
那时候她躺在车上,迷迷糊糊中,看到一个背影在雨中奔跑。
那个背影,救了她的命。
七年后,还是这个背影,救了她儿子的命。
命运的轮回,让人感慨。
儿子跑过来,拉着她的手。
"妈妈,王叔叔真的很好。"
"是啊,"林晓雨擦着眼泪,"他是个真正的好人。"
"我长大了也要做好人。"
"好,"林晓雨蹲下来,看着儿子的眼睛,"记住,这个世界需要更多像王叔叔一样的好人。"
"我会记住的!"
母子俩手牵手往家走。
小区里,晚霞染红了天空。
晚上,王建国回到家。
妻子已经做好了饭。
"老王,今天累吗?"
"不累,"他脱下工作服,"送水能有多累?"
"基金那边没事吧?"
"挺好的,下个月要开年度总结会。"
"那你要准备准备。"
"有什么好准备的,"王建国笑了,"实话实说就行。"
吃饭的时候,女儿打来视频。
"爸,妈,我拿奖学金了!"
"多少?"
"五千!"
"好好好,"王建国高兴地说,"拿去买点好吃的。"
"我不乱花,攒起来。"
"丫头,"王建国说,"钱是用来花的,该花就花。"
"知道了爸。"
"好好学习,别让我们操心。"
"嗯!"
挂了视频,妻子看着他。
"老王,你说咱们这是不是在做梦?"
"可能是吧,"王建国夹了口菜,"不过这梦挺好的。"
"要是早知道救人能遇到贵人..."
"别这么想,"王建国打断她,"救人就是救人,不是为了什么回报。"
"我知道,"妻子笑了,"就是感慨。"
"感慨什么?"
"感慨你这个傻子,"妻子说,"总算没白傻。"
王建国也笑了。
晚上躺在床上,他想起这半年的经历。
从被索赔12万的绝望,到现在的安稳。
就像做了一场梦。
但他知道,这不是梦。
是善意的回响。
七年前,他救了一对母子。
七年后,他们找到了他。
这就是命运。
他闭上眼睛,很快睡着了。
梦里,他还在推着送水车。
阳光下,他的背影朴实而坚定。
就像这个城市里千千万万个普通人。
他们或许平凡,但在关键时刻的选择,温暖了这个世界。
"善行基金"成立两年后,已经帮助了67位因紧急救助而陷入困境的好人。
王建国依然在送水,依然推着那辆旧车。
但他的背影,成了这座城市最温暖的风景。
有人问他:"您后悔过吗?"
他说:"后悔什么?我救了人,还遇到了贵人。"
"那如果当时没有遇到林女士呢?"
他想了想:"那我就慢慢还债呗,反正人要活得心安。"
"您觉得什么是心安?"
他笑了:"做了该做的事,就心安了。"
这个世界,需要更多王建国这样的人。
普通,但善良。
平凡,但温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