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昂体育
意昂体育

热线电话:

脱离了群众,记者节只是一场“内部年会”

发布日期:2025-11-23 09:28    点击次数:100

脱离了群众,记者节只是一场“内部年会”

文/张存猛

【摘要】——

本文以记者节媒体圈“自我庆祝”与公众反应冷淡的强烈反差为切入点,剖析了现代新闻业面临的深层困局。文章指出,部分媒体沉溺于脱离公众关切的自我感动式庆祝,导致职业价值被质疑。在人人皆可为“记录者”的时代,这种脱离加剧了职业认同危机。文章呼吁新闻业需回归调查报道与公共关怀的本源,以扎实的专业实践重新赢回公众信赖。

『现象:一场无人喝彩的“圈内独角戏”』

记者节的尴尬,正逐年加剧。这本该是连接媒体人与公众的桥梁,却日渐沦为媒体圈“关起门来”的自我庆祝。

11月8日当天,各大媒体平台满屏都是记者谈初心、演短剧、晒日常的短视频,热闹非凡。但点开一看,点赞评论寥寥无几,互动者多为圈内同行。一群以“铁肩担道义”为己任的人,为何将自己的节日过成了无人问津的“独角戏”?

『圈内视角:抱团取暖的共情与局限』

不可否认,这些内容在同行间极具共鸣。熬夜赶稿、追突发、顶风冒雪的场景,是记者日常的真实缩影,能瞬间戳中从业者的痛点,形成“这说的就是我”的集体共情。

这种“自我感动”在圈内有其存在价值:它像一场内部打气会,为高压工作中的记者提供归属感与慰藉,如同消防员看救火视频会热血沸腾,同行间的相互鼓劲能凝聚职业认同感。但问题的关键在于,这只是“圈内共识”,普通公众并不买单——他们不关心记者加了多少班,只在意报道能否解决自己的问题。

『公众视角:价值空洞下的疏离感』

公众评判记者价值的标准其实很简单:报道是否回应了他们的关切?是否推动了问题的解决?

但如今的庆祝内容,恰恰缺失了这一核心。满屏都是“我们好辛苦”“我们好坚守”的自我标榜,却少见“我们帮谁解决了什么问题”的实在案例。这种“自说自话”自然难以引发共鸣——教师节受尊重,是因为人人当过学生;护士节被感谢,是因为谁都可能需要医疗帮助。而当记者的报道离普通人的生活越来越远,公众的冷淡也就成了必然。

『深层危机:职业认同弱化与角色迷失』

记者节的冷清,本质上是新闻业职业认同危机的缩影。在人人都有麦克风的时代,“无冕之王”的光环早已褪色。

当普通人用手机拍段视频、说几句现场见闻就能充当“记录者”,公众难免会问:职业记者的独特价值到底在哪?而多数庆祝内容未能给出答案——空洞的感言、流于表面的短剧,根本展现不出普通人无法替代的现场洞察力与社会担当。一场脱离公众的内部庆祝,只会让记者与群众的距离越拉越远。

『破局之道:以专业实践赢回信赖』

其实,记者节想赢得尊重,根本无需花哨的庆祝形式。真正有分量的“庆祝”,是深入一线的蹲点报道,是揭露黑幕的调查新闻,是灾难现场传递希望的直播,是用正确舆论引导和有力监督推动社会进步的扎实实践。

与其把精力花在凑热度、发通稿、吹捧无关紧要的会议或人物上,不如将镜头真正对准公众关切的问题。当记者的价值能通过每一篇报道被感知、被铭记,当“铁肩担道义”不再是一句空话;这个节日自然会走出内部闭环,赢得应有的喝彩与尊重,公众也会主动参与到记者节中与记者们一起过节。

说到底,新闻人的勋章,从来不是同行的点赞,而是刻在群众口碑里、藏在社会进步中的那份沉甸甸的信赖。(完)

——2025•11•08日,随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