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昂体育
意昂体育

热线电话:

景泰县举办鼢鼠防控培训,推广新技术,提升防控水平

发布日期:2025-11-19 23:49    点击次数:96

这次景泰县组织的这个中华鼢鼠绿色防控技术推广培训会,其实说白了就是老百姓平常说的“怎么科学防老鼠”,不过这回对象不是家里的耗子,而是野外专门“祸害”林草的那种中华鼢鼠。

大部分人平时可能对这个老鼠没啥太多印象,但在林业、牧场、还有草原上干活的人都知道,这种动物要是泛滥起来,对草原、树林、甚至农作物的破坏力是相当大的。

以前一说灭鼠,大家想到的都是直接下药、放老鼠夹子或者挖洞,但这样做有时候效果有限不说,还可能带来环境污染和次生灾害。

现在咱们国家讲究生态保护,不能光图快,把环境也给毁了,所以得想点绿色、科学的办法。

你看,这次培训会就特意把七十多名护林员都叫过来,目的很明显,就是要让这些直接在一线干活的人掌握点新技术、新方法。

为啥要培训这些人?

说白了,这些人是最懂实情的,也最有机会把新技术用起来。

以前大家靠的是经验,现在有些新技术、新装备,你不用培训下还真不一定会。

技术培训这个事,表面上看像是走过场,其实真学会了,对一线防控效果提升是实打实的。

这次培训还挺实在,先是理论再是实操。

理论部分,技术员不仅给大家讲清了中华鼢鼠的生物学特性和危害,还跟大家剖析了绿色防控的基本原理。

说白了,就是不能乱用药,不能随便搞破坏,得懂点科学知识。

什么叫绿色防控?

其实就是不破坏生态环境,用对环境友好的方法来限制鼢鼠危害。

比如用捕鼠器、不伤害其他生物,用某些气体、烟熏但不污染土壤水源,或者用物理方法阻隔等。

这些方法虽然看着没那么“立竿见影”,但安全、环保,能长远保护生态。

实操环节更重要。

比如这次重点演示了银恒捕鼠器的安装和使用技巧,还讲了怎么用环保型CO(一氧化碳)烟包进行灭鼠操作。

很多人可能觉得这种捕鼠器、烟包没啥高科技,其实这里面门道不少。

捕鼠器用不好,老鼠抓不住不说,反而可能伤到人或者其他动物;烟包投放不规范,做多了浪费,做少了没效果,还可能导致安全事故。

所以培训的时候,技术员手把手教大家,确保每个人都能上手。

现场还有互动问答,谁有疑问直接提,技术员也及时解答,效率很高。

景泰县林业和草原局的负责人也说得很明白,通过这次培训,大家把技术学扎实了,应用面就能扩展开,鼢鼠的危害自然就能有效减少。

其实大家都知道,生态环境要想保护好,不能光靠少部分人喊口号,基层护林员得真正掌握技能、用得上新技术,这才是关键。

其实说到这,我觉得这次培训有几个亮点值得说说。

第一,就是实事求是,针对性强。

景泰县不是随便选个名字,办个活动糊弄人,而是把本地最常见、危害最大的中华鼢鼠作为主攻对象。

因为这玩意儿在那一带活动频繁,危害大,抓住主要矛盾解决问题,效果自然好。

第二,理论和实际结合。

这两年大家都说脱离实际的理论是“纸上谈兵”,只有动手,才能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像这次,护林员们不光听讲,还实际操作,出了问题还能当场交流,这样的培训才有意义。

第三,有互动、有总结。

大家学完以后,技术员还跟参训人员问答互动,大家的问题能被及时解决,这比那种单向“灌输”效果强多了。

在培训现场,护林员张清凯的感受其实很有代表性。

他说过去自己也用过烟熏的办法灭鼠,但科技发展到今天,防控的办法也更先进、更环保。

其实很多一线的护林员都有自己的“小窍门”,但新技术出来后,老办法也得与时俱进,尤其现在对环境要求高,老一套有时不但作用有限,副作用还大。

新技术推广开来,护林员们心里也踏实,用得放心,不用担心“治鼠不成反而破坏生态”。

其实说到底,这类培训的本质是让科技下乡、让老百姓用得上、用得好。

以前经常说“科技是第一生产力”,这话一点不假。

你看,以前大家农药、鼠药随便撒,短期看老鼠少了,但环境破坏了,鸟没了、蛇也没了,生态链断了,最后还是老鼠泛滥。

这次推广的绿色防控技术,讲究的就是让生物链能正常运转,尽量不影响其他生物,既防住了鼠,又保护了环境,这是大方向。

而且这背后,其实也是咱们国家生态文明建设日益进步的表现。

过去只图经济发展,生态环境有时候被忽视了。

现在大家都意识到,环境一旦坏了,想恢复太难了。

林业草原局专门花钱搞培训,让护林员们都能掌握新技术,长远看是为整个地方的可持续发展打基础。

要是林草都被老鼠祸害了,不仅影响生态,还影响农牧民的收入,最后本地发展都受拖累。

还有一点,大家可能没注意,这种技术培训,是让每个护林员都“武装”起来。

你想,一个保护区、一个林场面积那么大,管护人员其实蛮有限的。

要靠每个人死守肯定不现实,但如果每个人都掌握一套行之有效的防控技术,那整体防控能力可是几何级数地提升。

比如这次培训完了,这七十多个护林员回到各自管护的林区,能马上用上新技术,分布广、见效快。

再者,绿色防控还有连带效应。

你防住了老鼠,草原植被、林木才能长得好,水土流失问题自然就缓解了,小动物有了生存空间,整个生态系统更加完整。

这就像建房子一样,地基打牢了,上面怎么样都不怕。

生态系统稳固,抵抗自然灾害的能力也强,能更好地抵抗极端天气、病虫害。

当然,这种新技术推广也离不开政策和资金支持。

你看,这次培训就和草原植被恢复费项目配套,地方政府拿出真金白银,给一线护林员提供设备、培训经费。

这种投入是看得见、摸得着的。

过去有些地方搞防控,就是因为没钱,设备不够、培训不到位,最后效果就大打折扣。

实际上,中华鼢鼠的危害,在很多地方已经变成制约生态发展的“卡脖子”问题。

鼠害不是一朝一夕能解决的问题,必须靠科学的方法、持续的投入,一步步“啃硬骨头”。

这次景泰县的做法,其实也给其他地区提供了借鉴。

只要方法得当,技术推广到位,鼠害是完全可以控得住的。

最后我想说,生态保护没捷径可走,靠的就是科学管理、群众参与、政策支持。

护林员们是生态保护的第一道防线,只有让他们都掌握了绿色防控的本领,咱们的林草生态系统才能可持续发展。

老百姓也能真正体会到,科技进步带来的生态红利。

不管是景泰县,还是其他地方,只要这种科学防控、绿色发展的思路坚持下去,将来咱们的绿水青山一定会越来越多,生态环境也会越来越好。

所以说,这次景泰县举办的中华鼢鼠绿色防控技术推广培训会,不仅是一次简单的技术推广活动,更是咱们生态文明建设、绿色发展的一个缩影。

每一次培训、每一次技术下沉,都是为未来生态安全奠基。

只要把这个路子走下去,林业、草原、农业都会越来越好,老百姓的日子也会越来越红火,这才是咱们追求的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