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加红军5年才当上排长,当排长3个月,连升5级成红军师长
发布日期:2025-10-07 22:08 点击次数:89
【前言:】
“纵横沙场,成就功业”为自古以来中华男儿共同追求,但无论战争时期抑或和平年代,在军队里获得晋升均非易事。
这不仅依赖杰出的贡献与战绩,还需考虑时机、资历等多重条件。
红军中有位特殊人物,任排长仅三月,便连升五级,被破格提拔为师长。此前,他历经五年,才从普通战士晋升为排长。
此人为何人?怎会在纪律严明、秩序井然的红军队伍中出现如此“特殊情况”?这位颇具传奇色彩的人物,后续经历又是如何?
【从小立志的红军战士】
1911年,在安徽省金寨县一户贫困农户家中,响起婴儿的哭声,紧接着接生婆欢喜地喊道:
“生了个胖男孩!生了个胖男孩!”
床上,虚弱的母亲与在门外焦急等候的父亲,一同露出了欣慰笑颜,日后成为传奇红军战士的汪世才,降临人世!
汪家虽经济困窘,但其父母仍悉心抚育汪世才。不仅尽力缩减开支以供儿子成长所需,在儿子教育方面也超越了一般农家水平。
汪世才年幼时,其父便告知他:
“当下局势动荡,百姓食不果腹,且各国列强在我国肆意妄为。你长大后务必参军入伍,将他们逐出中国,让百姓过上安稳生活!”
汪父的话语如一颗蕴含生机的种子,在年幼的汪世才心中扎根生长,此理念恰好与红军的初始目标相契合。
汪世才18岁时,安徽金寨县迎来红军游击队,他当即报名加入,从此走上革命征程。
汪世才身体素质良好且思想认识深刻,参军五个月后获推荐加入党组织,成为正式共产党员。
“九一八”事变发生后,汪世才所属的游击队被整编进红四方面军第四军第十二师。
红四方面军为红军三大主力部队之一,总指挥为徐向前,政治委员由陈昌浩担任,政治部主任由刘士奇担任,其军事规模在当时仅次于中央红军。
红四方面军刚成立时,便在攻打鄂东重要城镇黄安的战役中赢得重大胜利,汪世才随部队参与了此次战斗。
因作战时表现英勇,没过多久他便被调至27师任班长一职。
汪世才虽年纪尚轻,却极为细心,擅长照料不适应军营生活的士兵,行事作风俨然如同资深士兵,全无新兵的青涩之感。
1932年7月起,国民党军调集30万兵力,对鄂豫皖革命区域展开“围剿”行动。
汪世才未随部队向川陕地区进行战略转移,他主动请缨留下,计划在革命根据地延续革命力量。
他与留在鄂豫皖根据地的多支红军队伍会合,经重新整编后,组建为红二十五军。
1933年10月,前来“围剿”的国民党军队将红25军打散,坚毅不屈的汪世才随徐海东回到皖西北,与红82师会合后,重新组建为红28军。
曾经历失败,遭遇挫败,却从未心生畏惧!
此为汪世才参军经历的真实体现,亦生动展现出革命初期红军那段令人敬重的光辉历程。
【5年军旅当排长】
1934年11月,鄂豫皖根据地第五次反“围剿”失利,红25军不得不开启长征征程,此时汪世才获任第223团交通排长一职。
此时距汪世才参军已满五年,对于作战英勇且政治思想水平较高的汪世才而言,排长这一职务似乎偏低,那么他为何未能在部队中获得更高职位晋升?
从汪世才的军旅经历可看出,其所在部队并非固定不变,而是频繁调任,从一地转至另一地,经历多次整编。
这很大程度上源于红军初创阶段军队编号缺乏统一规范,各项制度也未健全完善。
红军初创阶段,其部队构成与组织架构相对松散。
各地区红军队伍主要由当地起义武装力量、游击作战队伍及工农兵团体构成。
不同地区中,这些部队的编号与称谓存在差异,未实现规范化管理。
红军中央领导机构(例如中共中央军事委员会)虽尽力实施规范化管理措施,然而受复杂战况及物资短缺影响,诸多部队编号依旧维持原有不规范情形。
此情形致使指挥与调度环节出现无序状态,对军队协同配合及作战效能产生不利影响。
如汪世才这类战士数量颇多,因难以长期于某一部队作战,履历前后无法连贯,晋升必然受到波及。
红军在初创时期,军事指挥架构相对简单,尚未构建起完备的战略规划与战术指挥体系。
指挥官选拔与培训机制尚在摸索阶段,致使如汪世才这类具备指挥能力者未获重用,造成人才闲置。
随着红军完成长征及根据地建立,这些问题逐渐得到处理。
红军构建了较为规范的军事编制与相关制度。
1935年之后,中央红军于苏区内的组织架构与编制进一步规范化,红军制度渐趋完备,逐渐成为一支具备较强战斗力与组织纪律性的军队。
汪世才未将个人荣辱得失放在心上,而是以家国大义为重,秉持“我如砖块,需往何处便往何处”的革命信念,在各部队间辗转,从不惧怕任务艰险。
有言道“是金子总会发光的”,汪世才具备的革命精神与指挥能力终会得到展现。
在后续开辟鄂豫陕革命根据地阶段,汪世才表现突出,实现了常人难以企及的“连升五级”成就。
【当排长3个月成师长】
1934年12月,红二十五军经豫陕边界铁锁关进入陕西商洛地区,决定在此创建鄂豫陕革命根据地。
汪世才获上级指令,率三十余名干部与战士赴红岩寺区域开展地方相关工作。
汪世才抵达地方后,立即制定了任务规划。
他计划首先对敌方税务系统展开破坏行动,同时清除负责保卫地方政权的乡保武装力量。
红岩寺地域税务机构长期作为当地反动势力关键经济支撑。
税务部门不仅承担征税职责,还掌握着众多地方资源信息。
这些资源用于维护地方保安武装及满足土豪劣绅经济需求,对当地民众造成严重盘剥。
汪世才认识到,唯有对税务局展开打击行动,方可切实削弱敌方经济根基,进而获取民众支持。
在此期间,汪世才动员当地群众踊跃参与,借助他们对当地情况的熟悉以及对现状存有的不满情绪,成功组建了一支新的红军队伍。
1935年2月11日,鄂陕第三路游击部队于红岩寺正式宣告组建。
省委作出决定,委任汪世才担任游击师师长一职,同时任命红军干部李志英为该师政委。
汪世才与李志英共同担任领导期间,游击师实现快速扩张,通过持续招募有志青年加入,其队伍规模由初始的200余人迅速扩充至700余人。
该力量既提升了红军作战能力,又强化了中共在地方层面的影响力。
游击师规模迅速扩张时,同步展开对地方反动武装力量的全面清剿行动。
首当其冲的是黄土砭地区蔡略函所领导的民团,该民团以土豪蔡略函为头目,长期驻扎在黄土砭区域,对红军及当地民众构成安全威胁。
游击师经周密部署实施系列袭击行动,成功击溃蔡略函民团并彻底清除其据点。
随后,游击师把作战目标调整为大沙河地区的伍启仕民团。
该民团由地方豪强伍启仕统领,凭借当地资源与武装力量抵御红军攻势。
游击师运用多样灵活战术,成功打败伍启仕民团,地方反动势力实力因此进一步被削弱。
随后,游击师把作战目标转向了万青朱安贵所率的民团。
朱安贵为当地另一名豪强,长久以来凭借民团武装,强占众多土地,对众多百姓进行剥削。
游击师调集兵力,向朱安贵民团展开强力攻势,成功将其武装力量击溃,使当地民众获得和平安宁。
游击师连续剿灭多个乡绅土豪势力后,逐步构建起自身根据地,同时获得民众广泛拥护。
此举为后续革命斗争筑牢根基,也为红军后续发展营造有利条件。
但局势很快恶化,国民党因红军发展壮大而调集二十余个团兵力,对根据地实施“分区围剿”。游击师遭受围剿,政委李志英不幸牺牲。
汪世才率部奋勇作战,却遭遇重大伤亡,最终被迫编入红74师。
按常理,汪世才在创建革命根据地时已展现出领导指挥能力,为何如今其姓名与事迹鲜为人知?
这当中包含一个不容忽视的现实。
【掩护撤退英勇就义】
1946年6月,国内战争局势扩大,国民党军在蒋介石领导下,向中原区域发起全面攻势。
中原突围部队面临国民党军队的围追堵截,承受着极大压力。
为突破封锁局面,中原军区规划实施三路分兵突围策略,其中北路主力部队突围行动尤为关键。
中共中央委员、中原军区司令员职务的李先念与同为中共中央委员、中原局代理书记的郑位三等领导人,率部实施了艰难突围行动。
李先念清楚,为保障部队顺利通过,需尽快夺取有利地势。
因此,他作出决定,让熟悉陕南地形的第十五旅第四十五团作为前卫部队,迅速占领赵川有利地势,以保障军区机关及主力部队安全通过。
汪世才身为资深指挥官,奉命率部迅速向赵川进发,意图在敌军完成封锁前稳固己方阵地。
7月19日,汪世才带领中原部队历经艰难行军,到达赵川镇前坡岭。
此刻,国民党整编第3师下辖的第3旅与第20旅已占据前坡岭南侧山梁区域,并构建起坚固防御体系,意图对中原部队实施全方位阻截。
赵锡田所率敌军凭借雄厚兵力与强大火力,试图借此次战斗完全截断中原部队突围路径。
19日中午时分,战斗正式开启,密集的枪炮声响彻整个战场。
敌方调集十余个营的兵力,向前坡岭防线发起十七轮冲锋,意图突破该处防御。
在汪世才带领下,45团士兵借助地形条件,灵活运用游击战术,有效阻击敌军攻势。
前坡岭战斗自中午起,一直延续至次日凌晨,历经完整16小时。
敌军攻势持续且猛烈,步兵与炮火轮番发动攻击。但45团战士依靠坚定意志与强大战斗力,充分利用了地形有利条件。
前坡岭地势复杂,山脊交错,构成双方对抗的主要战场。
45团于狭窄山道部署大量兵力,控制所有关键位置。
敌军于山间行进期间不断遭受阻击,出现了重大人员伤亡。
每次敌军发起冲锋,45团战士均无丝毫退却,展开激烈反击。敌军炮火持续攻击,45团阵地不时被烟雾笼罩,战士们在密集火力中坚守岗位,奋勇抗敌。
敌军企图采取迂回包抄策略,从侧翼向山顶发动进攻,却均被45团构建的防御阵地成功阻退。
45团于战斗期间收获显著战绩,不过同样承受了沉重损失。
长时间激烈战斗后,45团歼灭敌军700多人,击退敌军十多个营攻势,自身总伤亡人数也超600人。
激烈交战期间,一发炮弹致使我军一名机枪手丧生。
汪世才目睹此景,立即奔赴前沿,操起机枪向敌群射击,敌军接连倒地。
汪世才此行为却使自身完全暴露于敌方视线,一颗子弹击中其头部,鲜血当即流出。
35岁的汪世才,就此壮烈牺牲。
因他英勇战斗,牵制住敌人使其无暇顾及其他,李先念等领导率领的中原军区部队得以安全撤离。
【结语:】
在战火不断、前途不明的年代,正是无数如汪世才般的革命者,舍弃名利,只为坚守心中理想信念,才引领人民冲破黑暗,踏上光明之路,向他们致以敬意!
【来自:】
汪世才:英烈气概,永载史册 《商洛日报》2023年9月16日刊
汪世才,收录于中华名人库。
《党史纵览》中胡遵远所著:红四方面军发展进程的七大关键节点 2021年10月17日
上一篇:朝鲜战场38军首战失利,彭总怒言要换将;林彪紧急来电:不宜更换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