停火18天就变卦?内塔尼亚胡的“和平剧本”里有多少门道?
发布日期:2025-11-21 08:57 点击次数:119
加沙的夜空又红了。
10月28日,三波导弹呼啸而下,加沙城和希法医院附近再一次沦为焦土,9条命没了。所谓的“强力打击”,其实是以色列政府亲手撕碎了才维持18天的停火协议。那点活下去的希望,被炸成了灰。
这事表面看像是哈马斯“挑衅”惹的祸,但你细算,账根本对不上。哈马斯第一时间喊冤,说自己根本没动手,可以色列早就用153吨炸弹“解释”完了:根本不用证据,炸就是了。10月19日那一轮突袭,他们已经扔过一次同样分量的炸弹,内塔尼亚胡还专门出来自夸,说是“主动出击”,结果没两句又甩锅给哈马斯。这一套演戏的熟练程度,不愧是“老演员”。
别忘了,这场停火从第一天起就注定要破。10月10日协议生效时,内塔尼亚胡嘴上说停火,另一个嘴角却挂着笑。他公开保留“重返战斗的权利”,私底下早已动手违反:停火的18天里,以军违例125次,94人死,344人伤,数字像子弹一样打在所谓的“和谈”脸上。协议纸都还热乎着呢,早变成废纸一张。
有人问,为啥偏偏是现在炸?答案藏在特拉维夫那张民调里。10月25日,最新民调让内塔尼亚胡脸色发青,52%的以色列人反对他再参选2026年选举,他支持率只剩41%。那时候他估计已经明白,只靠嘴稳不住了,必须得搞点“大事”转移火力。战争,对他来说,是最熟悉的老药方。
过去两年他就没闲着。2024年还喊过那句“七线作战”,左打伊朗,右敲黎巴嫩真主党,声称为了“保家卫国”。实际效果呢?伊朗导弹打到家门口,真主党的报复没断过,只有选票一路掉。以色列老百姓越打越糊涂,开始追问一句让他冒汗的话:我们到底是在保卫国家,还是在替一个政治人物保位子?
危机越深,手就越狠。加沙再次成了他稳权的筹码。只要炸弹一响,镜头全去拍瓦砾和尸体,没人再关心他的政治丑闻。只要挂上“反恐”的大旗,国内反对派就得闭嘴,否则就是“叛国”。这种脚本他早背得烂熟。
关键还有美国的背书。每次空袭前,先给白宫打个招呼,既卖面子又要保证不会挨骂。有了美国的免死金牌,内塔尼亚胡更敢动。他心里钱账算得明白:反正美方一句“以色列有自卫权”就能洗掉所有血。
这次打的位置也很讲究,希法医院。那地方是加沙最大的医院,也是以军多次下手的目标。2023年他们就轰过医院的太阳能板、围栏、病房,还烧死过医护人员。理由永远一样,说“藏有哈马斯”。可一年多过去了,铁证一个都拿不出来。现在又轰,摆明是想重新拿下这个“地标”。
以色列公共广播公司的爆料更露馅:他们打算把控制线推进到“黄线”之外。停火协议明明写了要退回黄线以内,他们却反着干。这逻辑就像跟邻居说好“中间分地”,转身就把篱笆往人家那边推,还顺手拔了人家树。
更讽刺的是,就在空袭加沙的两天前,10月26日,以色列刚空袭完伊朗。那场没讨到好处,转头就拿加沙找存在感。这招声东击西耍得太拙劣了。哈马斯本来还遵守协议,愿意按约交换俘虏,还答应接受联合国监督、甚至愿意让临时委员会接手行政权。结果呢?换来的不是和平,而是炸弹。难怪卡桑旅火了,直接宣布“遗体不再归还”。这话不只是在气头上,更像是认清了局面:跟骗子讲诚信,从开局就输了。
内塔尼亚胡为什么敢到这种程度?因为国内抗议已经蔓延。不少以色列人上街质问:为什么要为总理的政治野心去送死。越闹他越慌,越慌就越要制造敌人。对他来说,最怕的不是哈马斯,而是人民清醒。
可有些真相藏不住。卡塔尔早站出来谴责,中国在斡旋巴各派和解。连以色列自家前防长都说他在搞“种族清洗”。美国的双重标准也被扒得体无完肤:嘴上说“停火有效”,手上却继续给以色列供军火。很多中东国家都看明白了,这不是调停,而是纵容。
而加沙的平民又一次埋进废墟。停火那18天,他们在挖瓦砾、修房子、找死者的遗物,以为能勉强喘口气。炸弹一落,一切回零。
有个加沙父亲接受采访时说:“我刚找到女儿的书包,现在又要找她的尸体。”这句话,让所有政治借口都显得冰冷。内塔尼亚胡的支持率也好,美以的同盟也罢,在这个悲剧面前,都是笑话。
以色列总说这是为了“安全”,可数字最不会撒谎。2023年冲突爆发至今,6万加沙人死去,17万受伤。没有哪一颗炸弹能带来安全,只有新的仇恨。内塔尼亚胡以为炸平加沙就能清净,其实是在种更深的怨。
18天的停火,像一场做梦。醒来还是废墟、血迹、哭声。希法医院的土地又有新弹坑,那点点尘土没等得来和平。
历史的账,迟早要算。那些在空袭中死去的人,会让世界记住一个事实:以色列曾把谎言当协议,把屠杀当自卫。
真正的和平,不是靠签字,而是靠不再违背人性。眼下的世界,不欠加沙怜悯,欠他们的是公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