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薪3千买298元减压玩具,我们病得不轻”
发布日期:2025-07-12 14:53 点击次数:125
上周三凌晨,我在拼多多下单了「捏捏乐」——长得像呕吐物的硅胶玩具,捏下去会从缝隙里挤出空气,发出放屁似的「噗噗」声。
298块钱,比我两天饭钱还贵。但那一刻我理解了为什么「解压玩具」品类今年暴涨368万销量。毕竟当代人的精神状况:
·,上班像在演《甄嬛传》
·,下班后未读红点比痘痘还刺眼
·,连追剧都要开二倍速
(突然插入)对了,你们试过「超市捏泡面」吗?有次我在永辉捏碎了三包老坛酸菜面,被摄像头拍到后,居然和理货员达成共识——她默默把捏碎的泡面堆成「减压区」...
所谓治愈经济,不过是给情绪漏洞打补丁。
我采访过做「代骂服务」的95后,他电脑桌面上整齐排列着「客户情感创伤分级表」。最贵的一单988元,帮被PUA的姑娘骂前男友,要求是「必须带他妈妈生肖的脏话」。
还有更荒诞的:
写字楼里的「拥抱师」时薪600,客户要求「要闻起来像我姥姥的雪花膏」
淘宝「树洞倾听」店铺凌晨三点爆单,买家留言「不用回复,假装你在听」
甚至有人租用「虚拟电子宠物」,就为了每天收到系统自动推送的「想你啦」
(压低声音)但最扎心的是上个月,我看到小区快递站贴着「代写遗书服务」。老板说很多年轻人买完「自杀干预手册」,转头又下单了「网红奶油胶手机壳」——你看,我们连绝望都要分两次完成。
留言区:
你买过最离谱的「情绪止痛药」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