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昂体育
意昂体育

热线电话:

很多事中国不点头,特朗普就推不动,美国内部现在不是一般的乱,只有在中国的配合下,特朗普剩余的任期才能有所作为

发布日期:2025-10-10 01:12    点击次数:196

特朗普挥舞关税大棒威胁中国的戏码还没唱完,一个令人意外的数据却浮出水面:2024年中美贸易额在关税战中竟然逆势增长了3.7%。 更有七万多家美国企业扎根中国市场不愿撤离,特斯拉和苹果甚至还在扩大投资。 这个数字背后,是特朗普不得不面对的现实——他那些看似强硬的关税政策,实际上推得异常艰难。

曾经扬言“24小时内结束俄乌战争”的特朗普,最近悄悄把筹码押在了中国身上。 他公开表示实现这一目标的关键需要中国配合,这种态度与他第一任期对中国咄咄逼人的姿态形成了鲜明反差。

这种转变并非偶然。 特朗普团队内部充斥着对华鹰派,这些人想把中国定位为“敌人”,寻求全方位遏制。 但特朗普本人却更倾向于把中国看作“竞争者”,特别关注经贸议题,属于典型的“交易派”。 这种内部分歧让他的对华政策充满了矛盾。

特朗普第二任期开局就面临一个尴尬局面:他想学习第一次任期那样对中国加征关税,但这次效果已经大不如前。 美国通胀高企,供应链紊乱,关税大战反而让美国企业率先扛不住了。 更讽刺的是,就在特朗普威胁对中国商品加征更高关税的同时,中国对美高技术产品出口却逆势增长14%。

特朗普提出的条件也透露出他的焦虑。 他要求中国配合解决芬太尼走私问题,威胁否则将加征新关税;他甚至异想天开地要求获得TikTok一半的股份。 这些条件暴露了他“软硬兼施”的谈判策略,但问题在于,如果关税大棒真的那么有效,他就不用频频向中国释放对话信号了。

美国内部的混乱局势更是让特朗普束手束脚。 政治极化已经演变成“政治内战”,在2025年的国会演讲中,民主党议员集体举牌抗议甚至提前离场,共和党人则用欢呼声反击,庄严的国会变成了充满火药味的“政治秀场”。 这种极端对立严重阻碍了政策推进,使得政府决策效率大幅降低。

更严重的是联邦与州之间的权力博弈。 加州作为美国经济重镇,因特朗普的关税政策导致农产品滞销,基建成本飙升。 州长纽森公开抵制联邦政策,转而直接与国际贸易伙伴合作。 而得州则宣布建立独立的国民警卫队体系,拒绝执行联邦移民法。这种“各州自保”的现象,动摇了“美国优先”理念的统一性。

美国社会的撕裂也在加剧。 皮尤研究中心数据显示,43%的美国人认为“持不同政见者构成生存威胁”,这一数值较2020年翻了一番。 仅有38%的美国人信任政府、媒体和企业,社会的信任体系正在瓦解。

面对这样的国内乱局,特朗普在国际事务上更需要中国的配合。 他希望与中国和俄罗斯讨论限制核武器发展以及削减国防支出,表面上是推动裁军,实则想缓解美国的经济压力,并为美国过高的军费开支制造“道德高地”。

在经贸领域,特朗普的“让美国再次伟大”议程面临巨大挑战。 他想降低通胀并提升美国民众的购买力,但对华高关税反而加重了民众经济负担。 中国作为全球制造业中心,供应着全球40%的中间品,美国战后重建都离不开中国产能。 特朗普不得不承认,与中国达成互利共赢的经贸协定才符合美国利益。

中国在这场博弈中保持着战略定力。 中国领导人强调中美应坚持“相互尊重、和平共处、合作共赢”的原则。 中方清晰划出了四条不可挑战的红线:台湾问题、民主人权、道路制度和发展权利。 这些是中国核心利益,没有任何妥协余地。

特朗普的谈判团队发现,中国的反击精准而有力。 中国实施镓、锗出口管制直接冲击美国半导体和军工产业,美国企业因成本飙升集体抗议。 中国对所有美国商品加征34%关税,稀土管制范围扩大到7类中重稀土。 这些措施让美国企业先于中国企业感到疼痛。

特朗普原本期望其他国家配合美国围堵中国,但现实让他失望。 中国是150多个国家的主要贸易伙伴,欧盟、东盟、中东根本离不开中国市场。 美国刚让加拿大限制中国电动车进口,转头就对加拿大加征关税,这种“过河拆桥”的做法让其他国家寒心。 丹麦、挪威等北欧国家反而在乌克兰问题上投资中国相关产业,英国工党政府宣布深化对华贸易。

特朗普不得不接受一个事实:没有中国的配合,他的多项计划难以推进。 从俄乌和平到核裁军,从经贸恢复到国内通胀控制,这些关键议题的成功都离不开中国的合作。 中国已成为许多国际事务的关键调解者,拥有独特的外交杠杆。

中美关系的未来走向越来越清晰:特朗普需要中国的配合远超过中国需要美国的让步。 中国继续扩大在高技术领域的出口,在28纳米芯片量产技术上实现突破,国产光刻机精度提升至90纳米。 这些技术进步正在重塑全球产业链格局,也改变着中美双方的博弈筹码。

特朗普在首个任期退出《巴黎协定》和世界卫生组织的做法,在第二任期可能难以复制。 面对国内国际的双重压力,他不得不展现更多的灵活性。 中美关系这种微妙的平衡,预示着未来更多的博弈与交易,但主动权已不再掌握在美国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