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三好学生到罗马角斗士,LPL终于找回了电竞的灵魂
发布日期:2025-10-08 21:02 点击次数:131
讲白了,LPL的赛前发布会,一度是我认知里最反电竞的玩意儿。
它像什么呢?像一场A股上市公司的业绩说明会。台上坐着几个面无表情的西装男,对着PPT念着一些他们自己都不信的漂亮话,台下的媒体老师心如死水,只想赶紧拿到通稿回去交差。选手们说的每一句话,都像是被十个律师和三个公关总监审过一样,安全…但是无聊。无聊到你都怀疑他们是不是在用提词器互相说“你好”和“谢谢”。
这种发布会的唯一价值,就是给赞助商的Logo提供一个高清曝光的背景板。
电竞的本质是什么?是荷尔蒙,是冲突,是天才的张扬和凡人的逆袭,是教科书里绝对不会教你的社会学实践。它是一门关于“人”的生意,是贩卖情绪的艺术。而过去很长一段时间,LPL官方似乎忘了这件事,他们把一场本该是罗马角斗士开战前的狠话大会,硬生生搞成了三好学生的表彰仪式。
大家你好我好,互相学习,共同进步,然后握手,微笑,拍照。
你信吗?我反正是没看懂。
所以当BLG和TES这场“史上最好”的发布会刷屏时,我一点都不意外。因为它不是做对了什么惊天动地的大事,它只是回归了常识,把一个被阉割已久的东西,重新变得像个“活物”了。
这背后,藏着一套被主流商业世界玩烂了,但在电竞圈却被奉为圭臬的朴素真理。
1.
第一个真理:最好的产品,是“不完美”的人设。
过去我们对电竞选手的包装逻辑是什么?是造神。是把他塑造成一个除了游戏什么都不懂的、纯粹的、无暇的竞技机器。他们不能有脾气,不能说错话,面对镜头要谦逊,面对对手要尊重,最好采访的时候还能背两句名人名言。
这种“完美人设”的下场是什么?是虚假,是脆弱。一旦选手在赛场上犯了错,或者在直播里说了句不那么“政治正确”的话,人设瞬间崩塌,然后就是铺天盖地的反噬。粉丝觉得被欺骗,路人觉得你装逼。
说真的,这事儿就离谱。
而这次发布会最大的颠覆,就是把“神”拉回了“人”间。
Bin说要把369打进冒泡赛,369反手就玩“弯腰”的梗。这对话里有攻击性吗?有。有节目效果吗?拉满了。更重要的是,它展现了两个活生生的人。一个是极度自信甚至有点狂妄的天才上单,另一个是经历过低谷也懂得如何用幽默化解压力的老将。
他们的对话不是PR稿,而是性格的碰撞。观众在笑声中看到的,不再是两个叫做“Bin”和“369”的游戏ID,而是两个有血有肉、有优点也有缺点的“人”。这种“不完美”带来的真实感,才是顶级流量的密码。
这套逻辑在互联网产品界叫什么?叫建立用户心智。你不需要做一个功能完美但毫无特色的APP,你需要做一个有明显标签、能让用户记住你是什么的APP。
Bin的标签是狂,369的标签是韧,Jackeylove的标签是骚,他们站在一起,本身就是一出戏。这出戏,比任何精修过的海报和宣传片,都更能勾起玩家的付费欲望——这里的“付费”,指的是付出他们的时间和情绪。
2.
第二个真理:别把后台人员,不当战斗力。
传统的发布会,舞台是完全属于选手的。教练和管理层要么坐在台下,要么根本不出现。他们是幕后人员,是用来写在工作人员名单里的。
但这次,BLG的赛训总监和TES的总经理直接被请上了台,而且火力一点不比选手弱。
BLG袁玺那句“我们不会赢了连麦输了开一键防护”,一句话就把火烧到了另一个倒霉蛋俱乐部身上,瞬间引爆全场。这不仅仅是垃圾话,这是在秀肌肉。秀的是什么?是我们管理层也懂梗,也敢开团,我们整个俱乐部都是一个战斗姿态。
而TES的郭皓经理,上来直接“讲三点”,把一场垃圾话环节变成了战前动员大会,讲到自己眼眶泛红。这操作骚不骚?太骚了。它瞬间把TES的形象从一个单纯的竞技对手,拔高到了一个带有悲情色彩、为荣誉而战的挑战者。
这在商业上叫什么?叫品牌人格化。
当你的竞争对手还在用冰冷的Logo和产品参数说话时,你已经把你的CEO、你的创始人推到台前,让他们讲故事,让他们和用户互动。用户粉的不再是一个冷冰冰的公司,而是一个有温度、有性格的“人”。
(当然,这只是我个人看法,郭皓可能就是单纯想开个会。)
这场发布会,让两家俱乐部的形象瞬间立体了起来。BLG是那个有点痞气的搅局者,从上到下都透着一股“不服就干”的狠劲儿。TES则更像一个正统的、背负着巨大期望的豪门。这种“双雄叙事”的张力,直接把决赛的期待值拉到了顶点。
管理层的下场,本质上是把后台的博弈,搬到了台前。这很重要。我是说,这事儿真的、真的很重要。它告诉所有观众,电竞不只是五个人的游戏,它背后是整个团队、整个公司的较量。
3.
第三个真理:拥抱“回旋镖”,但要给它装个保险。
聊电竞,永远绕不开一个词:“回旋镖”。
赛前狠话放得越响,赛后输了就越丢人。一句骚话,可能会变成跟选手一辈子的黑梗。这是所有选手和俱乐部最恐惧的事情,也是赛前垃圾话越来越无聊的根本原因。因为风险太高了。一句话说不好,可能整个职业生涯的风评就毁了。
这就是典型的“风险规避”思维,是所有大公司的通病。为了不出错,宁愿不做事。
那这次发布会是怎么解决这个问题的?它没有消灭风险,而是“管理”了风险。
它用一种巧妙的方式,给所有的狠话都装上了一个“保险”——最后的集体升华。
当所有人都以为这场发布会要在互喷和玩梗中结束时,Bin站出来说,希望LPL的队伍都能拿出最好的状态,把世界赛冠军留在中国。
一句话,格局打开了。
前面所有的个人恩怨、队伍间的火药味,瞬间被一种更高层级的“集体荣誉感”给覆盖了。这操作太妙了。它相当于在告诉所有观众:我们前面说的所有垃圾话,都是比赛的一部分,是节目效果,是我们作为对手的互相尊重。但到了最后,我们都是LPL的兵,我们要一致对外。
这就给所有可能出现的“回旋镖”提供了一个台阶下。
就算决赛输了,那也是内战,是为了选出最强的人去打世界赛。这就把一场可能会引发饭圈大战的决赛,变成了一场“为了LPL”的内部选拔赛。
这种感觉,就像两个黑帮老大在谈判桌上互相拿枪指着对方的头,剑拔弩张,但最后突然一起说:“干掉外面的条子,地盘我们再分。”
这种从个人冲突到集体叙事的升维打击,精准地戳中了所有LPL观众的G点。它让观众的情绪得到了宣泄,又在最后找到了一个共同的、安全的落脚点。
所以,你看。
一场成功的发布会,本质上是一场成功的情绪操盘。它用“不完美的人设”吸引你,用“品牌人格化”让你共情,最后再用“集体荣誉感”给你一个宣泄的出口。
它没有发明什么新东西,它只是把人性中最原始的那些东西——爱、恨、狂、怒、忠诚、背叛——重新还给了电竞。
LPL不需要更多不会犯错的“神”。
我们需要更多敢说、敢做、也敢输的“人”。
他们可以在舞台上互相问候家人,但打完比赛,也能拍着肩膀说一句,世界赛加油。
这,才是电竞最该有的样子。有烟火气,有江湖味。
而不是那该死的、连AI都能写出来的、正确的屁话。
本平台致力于传播有益于社会发展的正能量信息,若发现内容有误或侵权,请及时告知,我们将认真核实并改进。小编写文不易,期盼大家多留言点赞关注,小编会更加努力工作,祝大家生活一路长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