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市嗨翻,技术派集体懵圈:3700点清仓,3850点只能干瞪眼!
发布日期:2025-08-27 08:30 点击次数:86
开头
大家有没有碰到过这样的场面?股市一旦疯起来,技术指标就像失灵一样,看得人直挠头。最近这波牛市,把一众技术派投资者干得躺平了,真是坐等下车,结果车越开越快,连回头都没有。来一起瞧瞧里面那些令人哭笑不得的小故事吧!
牛市加速,技术信号全被“碾压”
今年四月份,沪指从3500点一脚油门开起来,直接横冲3850点,刷新了十年新高。新能源和AI板块一天一个样,涨得跟蹦迪似的,技术派都傻眼了。本来吧,不管技术派怎么分析,均线、背离、序列啥的,都觉得涨这么猛要见顶了,赶紧减仓落袋为安。
有的朋友3750点就清仓了,结果后头涨了整整100点,就跟坐过站了似的。还有人死等回调,看着均线旁边蹲了一阵,行情却像脱缰的野马,根本不落地。那啥“价涨量缩必大跌”的教科书标准,在这次行情里彻底翻车,市场就跟欺负人似的告诉你:“这回真不一样!”
技术指标啥用?都变成摆设
技术派最爱看顶背离,MACD不跟着创新高就开始说要跑路。还有日线顶部序列,一出现警告就觉得快要拐点了。可牛市里,这信号说跌,该跌不跌,反倒往上冲,搞得信号成了炮灰。有个老师还说:“行情一加速,啥结构都不管用了。”翻译成大家听得懂的话,就是:趋势疯了,技术指标只能图个热闹。
均线就更气人了。20日线说是短期支撑,60日线说是中期保险,结果这波牛市压根没给你机会回踩,直接一路狂飙。新能源ETF从一块二甩到一块八,压根不搭理啥回调买点,炒股的人等着黄金买点,最后只能眼睁睁看戏或者咬牙追高。
量能逻辑也被打碎了。理论上说,价涨量缩不是要掉头吗?偏偏市场就是反着来,缩量还能创新高。技术派喊着清仓避险,怕掉坑,但市场资金一窝蜂冲进来,生怕错过这波牛市。成交量都不管事儿了,情绪才是老大。
熊市抄底,支撑位都是“假兄弟”
牛市让人踏空,熊市更会套人。一到熊市,技术派个个跃跃欲试,盘中各种抄底号角响起。先说3200点能稳,结果分分钟破位;3000点更有说头,什么均线加整数位双保险,可还是砸下来,最低到2863点,抄底变成抄坑,割肉割到家。
底背离,本来是“反弹信号”,在熊市就成了“感情骗子”。跌到2900点时MACD底背离,不少人冲进去以为稳了,散户与外资齐齐撤,结果指数又跟着掉50点。2015年股灾的时候,三次底背离也没救,指数照样腰斩。在熊市遭遇底背离那是“休息站”,还在半山腰。
还有啥“地量见地价”,疫情时候成交额创年内新低,技术派眼睛一亮,以为抛压耗尽该有反弹了吧?第二天量又缩,指数继续下跌。“地量”不是底部,是没人接盘的尴尬!
技术分析,碰到极端行情就是个“摆设”
技术派老说行情会重演,结果碰上极端情况,啥逻辑都不好使。牛市是新政策给力加资金抱团,只涨不跌;熊市是外资疯狂撤离,啥支撑都挡不住。别说K线图没反应,道道都没用。关键时候,是情绪说话。牛市大家都怕错过,价涨量缩变成上涨动力;熊市恐慌席卷,底背离成了下跌加速器。
有个私募经理说得特明白:“技术分析是拼图,不是答案。”行情跟情绪走时,手里的指标跟台风天撑伞似的,只能遮点雨,说不定还被风给刮跑了。
破局之道:认清现实才是王道
聪明的技术派都开始“修炼内功”,不再把指标当万能钥匙。说白了,技术、政策、资金、情绪,哪个都不能少。牛市时只要政策利好不断,北向资金不断流入,技术信号想转头你也别急着跑顶;熊市,一旦杠杆暴跌,哪怕见底背离也得多留个心眼。
策略上,也别想着抄底逃顶。牛市,20日线不破就拿着,好歹多赚点,破了再减仓别猜顶在哪。熊市干脆轻仓,站不稳就空,站稳也别重仓,随时留子弹应对意外。
心态方面,不用追求完美,只要少犯错就是赢。牛市敢持仓,也要留点余地;熊市敢空仓,也别彻底放弃反弹机会。会操作的真正高手,都是见风转舵,活得自在。
结尾互动
你在股市也被技术指标坑过吗?或是这回牛市又“看走眼”了?说说你自己的故事,评论区聊聊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