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丰县1.5万吨/年新能源动力电池梯次利用项目落地
发布日期:2025-08-27 12:50 点击次数:164
第一动力电池回收消息,近日,一则令人瞩目的消息从江苏省投资项目在线审批监管平台传来:《江苏伯尔伯克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2万辆/年报废机动车拆解及1.5万吨/年新能源动力电池梯次利用项目》备案顺利通过。这一项目的落地,为当地的新能源产业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
据悉,该项目的建设地点选定在江苏丰县经济开发区振丰路。在设备配置方面可谓先进齐全,新上了一系列高端装备,包括预处理流水线、运输机器人、快拆机械装备、鳄鱼钳、大型切割机、冲压机、焊接机器人、容量分选机、溯源系统以及智能化流水线等。项目采取分期实施的策略,一期计划投资3.7亿元,涵盖2万辆/年报废机动车拆解和1.5万吨/年新能源动力电池梯次利用项目,同时还将新建2GW/年储能系统制造项目和200万台/年废旧家电拆解及回收利用项目;二期则进一步加大投入,投资额达6.5亿元,用于建设100万吨/年固废处置项目。
江苏伯尔伯克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的业务领域广泛,涉及新能源汽车整车销售、废旧动力蓄电池回收及梯次利用(不含危险废物经营)、换电设施销售、资源再生利用技术研发等多个方面,展现出强大的综合实力和发展潜力。
当前,中国新能源汽车保有量已突破3140万辆,由此带来的动力电池“退役潮”全面来袭。在这一背景下,江苏省作为全国动力锂电池回收利用产业的先行区,积极行动,以政策规范、技术研发和产业链协同为核心,全力加速构建覆盖回收、再生、再制造的完整生态体系。截至2025年8月,江苏省在该领域已形成独特的“政策引领+技术突破+市场驱动”差异化发展模式,成为全国绿色循环经济的典范。
在政策支持方面,江苏省走在全国前列。率先出台省级动力电池回收环保专项标准,2023年发布的《动力电池回收企业环保技术规范》对标欧盟《新电池法》,对从电池拆解到再生材料生产的全流程提出了严格的环保要求,有力推动了省内“回收-再生-再制造”零碳产业链的形成。2025年,江苏省工信厅联合三市政府发布《苏锡常共建长三角动力电池循环经济示范区行动计划》,通过合理的区域分工模式——“常州造电池、无锡再生材料、苏州管回收”,实现了区域资源的高效闭环。此外,江苏省生态环境局等部门还联合出台优惠政策,对总投资5亿元以上的新能源项目给予最高1亿元的设备购置补助,并通过产业投资母基金引导社会资本支持关键技术攻关。
据中国电子节能技术协会预测,2025年中国动力电池退役量将达82万吨,到2028年将突破400万吨,废旧电池回收利用行业产值将超过2800亿元。动力电池的回收利用意义重大,一方面能够有效避免电池中的有毒物质对环境造成污染,另一方面还可以提取钴、镍、锂等宝贵的金属原材料,用于循环再造新电池。企业通过回收电池中价值较高的元素,并将其销售给电池材料加工企业,从而实现经济的良性循环。不过,目前这种经济循环也面临着双重压力。
值得一提的是,2025年被视为动力电池的“退役大年”。去年12月,工信部发布《新能源汽车废旧动力电池综合利用行业规范条件(2024年本)》。《规范条件》对技术指标体系进行了优化调整,将冶炼过程锂回收率的技术指标由不低于85%提高至不低于90%,同时新增了破碎分离后的电极粉料回收率不低于98%、杂质铝含量低于1.5%等技术指标,旨在引导企业强化技术创新,不断提升工艺水平。
江苏伯尔伯克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此次项目的备案通过,不仅是企业自身发展的一次重要机遇,也将为江苏省乃至全国的动力电池回收利用产业发展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相信在政策的引导和支持下,该企业有望在这片充满潜力的市场中取得优异的成绩,为实现绿色循环经济的发展贡献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