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米缺钱购后卫需_先卖主力_,这样换血有意义么
发布日期:2025-08-09 08:01 点击次数:105
国际米兰这个夏天可真是愁白了头。
眼瞅着转会市场热热闹闹,自家却只能干瞪眼。
橡树资本接手时信誓旦旦说要搞年轻化,现在倒好,为了买个新后卫,居然打起了自家小将比塞克的主意。
这操作直接把球迷气得跳脚,有人甚至调侃说:"这哪是补强,分明是自断一臂啊!"
财政公平法案就像个紧箍咒,把国米勒得喘不过气。前锋线上刚砸锅卖铁凑出4000万想买卢克曼,结果人家不乐意来。转头瞄上切尔西的恩昆库,一看工资单直接傻眼。后防线更惨,看中的莱昂尼和德温特,哪个不要3000万起步?管理层掰着手指头算账,脑门上的汗都能浇花了。球迷群里早就炸开了锅:"说好的橡树有钱呢?怎么比菜市场大妈还会砍价?"
比塞克这小子可不简单,22岁的年纪就能在防线多个位置游刃有余。左右脚均衡得跟瑞士军刀似的,中卫边卫都能踢,偶尔还能插上助攻。这样的好苗子,放哪个队不是当宝贝供着?可国米倒好,水晶宫报个3200万就动心了。球迷们急得直跺脚:"这价钱打发要饭的呢?少说也得4000万起步!"更有人痛心疾首:"卖谁不好非要卖他?这可是未来十年的后防核心啊!"
看看转会市场上的备选方案,莱昂尼在意甲都没踢明白,德温特要价高得离谱。比塞克上赛季场均2.1次抢断,传球成功率89%,这样的数据放在转会市场,4000万还真不算贵。有球迷一针见血:"花3000万买个未知数,还不如留着自家孩子。万一新来的水土不服,这钱不就打水漂了?"
这场景让人想起当年切尔西的惨痛教训。库尔图瓦换凯帕的操作,到现在都是足坛著名的反面教材。国米要是真把比塞克卖了,难保不会重蹈覆辙。就像把家里的金镯子当了换镀金手链,表面看着差不多,真戴出去就知道差别了。
转会市场就是个修罗场,各家俱乐部都在斗智斗勇。国米这些年没少在转会市场上吃亏,从当年的孔多比亚到近年的科雷亚,高价引援打水漂的例子比比皆是。现在好不容易培养出个靠谱的年轻人,反倒要往外送,这操作确实让人看不懂。
球迷们急得直挠头:"队里那么多边缘球员不能清理?分期付款不会谈?非要拿核心开刀?"更有人翻出旧账:"当年卖库蒂尼奥的钱都花哪儿去了?现在又来这套?"这些质疑不是没道理,毕竟在足球世界里,最贵的往往不是买错人,而是卖错人。
转会窗还有时间,国米到底会怎么选择,大家都在等着看。比塞克是走是留,新援能不能到位,这些都关系到下赛季的争冠前景。球迷们现在能做的,也就是在社交媒体上疯狂@俱乐部,希望管理层能听见他们的声音。毕竟在足球这件事上,有时候球迷比老板还着急。
此文章主要是在倡导社会正能量,没有低俗等不良引导。假如涉及版权或者人物侵权问题,请一定联系我们